以农药喷洒和空中邮政起家 

1924年:Huff Daland Dusters农作物喷洒公司于佐治亚州梅肯成立,是达美航空公司的雏形。它是世界上首家提供农业喷洒服务的商业公司。

1925年:Huff Daland Dusters公司总部迁往路易斯安那州门罗。Huff Daland的机队拥有的18架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私人机队。公司的业务范围南至佛罗里达州,北至阿拉斯加州,西至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 

1927年:Huff Daland将农药喷洒业务拓展到秘鲁。1928年,为泛美航空的秘鲁分公司开辟了南美洲西海岸第一条国际邮政和客运航线(利马至派塔和塔拉拉)。 

1928年:Delta Air Lines公司的主要创始人伍尔曼(C. E. Woolman),领导收购了Huff Daland Dusters公司。将公司更名为“Delta Air Service”(达美空中服务),取名来自公司的营业地区范围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史密斯(D.Y.Smith)任总裁;伍尔曼(C. E. Woolman)任第一副总裁。 

1929年:达美航空开通了第一条客运航班,从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到密西西比州杰克逊,经停路易斯安那州什里夫波特和门罗。采用的Travel Air S-6000B型飞机能够运载五名乘客和一名飞行员。

huff-daland_duster_with_pilot_harris_1920s.jpg

客运服务的开端

1930年:达美航空开辟了前往亚特兰大的航班服务。由于邮政合同不足,迫使客运服务暂停。公司更名为Delta Air Corporation。

1934年:达美获得了邮政部门的24号航空邮路,随后恢复了客运服务。更名为Delta Air Lines。

1935年:达美首次推出夜间服务,采用史汀生Model A型飞机,也是首次为达美飞机配备两名飞行员。 

战争时期成立Delta Air Lines

1940年:引入道格拉斯DC-2和DC-3型飞机。机组人员增加空中乘务员,人称“空中小姐”。

1941年:达美总部从门罗迁往亚特兰大。

1942年:达美为战争贡献力量。改装了1,000多架飞机,检修引擎或装备,培训军队飞行员和机械师。

1944年:推出第一架改装DC-3型货运机——达美No. 43。

1945年:公司正式更名为达美航空公司(Delta Air Lines, Inc. Company),并受到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认可,认证累计超过3亿客运英里数和10年运营无乘客或机组人员死亡。伍尔曼(C. E. Woolman)出任总裁兼总经理。达美成为首家运输活蔬菜苗(160,000株番茄苗)的航空公司。

1946年:达美推出定期货运服务。第100万名乘客登机。首次开通芝加哥至迈阿密的直飞航班。

1947年:达美机队座位数达到644个。凭借超过5亿客运英里无死亡记录而荣获国家安全奖。

1948年:美国航空史上首次实行交换飞行员服务,环球航空公司机组人员将达美的飞机从辛辛那提飞至底特律和达拉斯,达美的机组人员南下将环球航空公司的飞机飞至亚特兰大、迈阿密和达拉斯。

1949年:达美推出首个全经济舱航班,为乘坐芝加哥至迈阿密的夜间航班乘客提供折扣票价。

全球扩张,首创枢纽机场中心辐射

1953年:达美航空公司与芝加哥和南方航空公司合并,开辟了首条国际航线(前往加勒比海和加拉加斯)。公司接下来两年更名为Delta-C&S。

1955年:达美航空率先使用枢纽机场中心辐射系统构架。在该系统中,预定航班将乘客带到一个枢纽机场,随后乘客可搭乘达美航空的其他航班前往下一个目的地。达美航空赢得了亚特兰大到纽约的航线经营权。

1956年:所有达美飞机的机头都安装了雷达。

1959年:达美航空率先将道格拉斯DC-8喷气机引入客运服务。类似于喷气机后掠翼外观的红、白、蓝三色“小三角”被用作达美航空的官方徽标。 

进入计算机和喷气机时代

1960年:首次在航线中使用康维尔880机型。

c.e.-woolman.jpg

1961年:开通了亚特兰大到洛杉矶的首个直飞航班。达美航空凭借从加利福尼亚到蒙特哥湾和加拉加斯的首个航线服务,联通了加利福尼亚与加勒比海。达美因超过110亿客运英里无死亡记录荣获国家安全奖。

1962年:达美成立了用于“快速”订票的电子SABRE系统。达美航空的DC-8型喷气机成为在三个小时(2小时57分11秒)以内从洛杉矶飞抵亚特兰大的首架商用飞机。

1964年:推出使用IBM 7074型计算机的Deltamatic预订系统。

1965年:达美成为首家引入道格拉斯DC-9型飞机的航空公司。

1966年:达美创始人伍尔曼(C. E. Woolman)去世。查尔斯·H·多尔森(Charles H. Dolson)出任达美第二任首席执行官。终止农药喷洒业务。达美率先将洛克希德L-100型大力士飞机用于货运服务。

1968年:为纪念达美创始人伍尔曼(C. E. Woolman),一架1925年Huff Daland Duster复原飞机被赠予史密森学会。

50周年庆典

1970年:达美组建了全部由喷气机组成的客运机队。波音747投入运营服务。

1971年:毕比(W.T. Beebe)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推出Delta Dash小件包裹货运服务。

1972年:达美航空成功与东北航空公司合并。达美航空成为纽约和波士顿地区的主要承运方,开通了纽约和新英格兰至佛罗里达州的直飞航班。达美将波音727投入运营服务。

1973年:L-1011三星飞机投入运营服务。

1975年:达美推出Delta Air Express货运服务,成为首家推出航空快递服务的航空公司,其货运服务优质、有保障。

1978年:通过了《航空管制取消法案》。达美航空推出了从亚特兰大至伦敦的跨大西洋航线服务。盖瑞特(David C. Garrett)出任首席执行官。

1979年:达美航空举办了客运服务50周年庆典;开通了前往西德法兰克福的航班。达美成为世界上首家1个月内在同一城市登机乘客超过100万人次(8月于亚特兰大)的航空公司。

fa_1975-78_smock.jpg

拓展服务和航线

1980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计算机预订系统(CRS)得到发展。

1981年:达美航空推出其常旅客计划,1995年更名为“飞凡里程常客计划”( SkyMiles)。

1982年:金融动荡波及达美航空,公司员工通过主动扣减工资筹集了3,000万美金,为达美航空购买了其首架波音767飞机,该架飞机被命名为“达美精神”号。

1984年:凭借Delta Connection计划,达美与多家区域性航空公司加强了合作伙伴关系。达美航空开辟了前往夏威夷的航线。

1987年:达美航空兼并了美国西部航空公司,成为美国第四大、全球第五大承运商。达美航空的首项跨太平洋服务始于从亚特兰大至俄勒冈州波特兰至东京的航线。罗纳德·艾伦(Ronald W. Allen)出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1988年:达美航空进驻亚洲并投入业务运营。

成为国际运营商 

1990年:达美航空推出了美国首个采用MD-11型喷气机的航空服务。并将达美航空、西北航空以及环球航空公司的预订系统进行整合,构建了WORLDSPAN旅行信息服务系统。在1990年-1991年“沙漠风暴”、“沙漠盾牌”行动期间,达美与23家民航公司加入了民用后备空运部队(CRAF),运输旅客和军用物资。

1991年:达美收购了泛美航空公司所有跨大西洋航线及短程往返航线,成为了航空史上最大的航线收购。达美航空成为国际运营商。

1994年:达美在1995财政年度第四季度重新实现了盈利。

1995年:“达美精神”号重新投入使用并重新涂装奥林匹克设计标识。达美航空被指定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官方航空公司。荣获J.D. Power最佳长途和短途航空公司奖。达美成为美国第一家主动在所有航班禁烟的航空公司。

1996年:达美航空展示了“世纪精神”号——一架全新的喷有奥林匹克设计标识的MD-11型喷气机,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圣火从希腊雅典送达洛杉矶。达美航空还通过其网站SkyLinks推出了互联网预订和购票服务。达美推出低价航空品牌Delta Express,提供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起飞的航班服务。1997年马林(Leo F. Mullin)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达美航空成为首家全年登机乘客数超过1亿的航空公司。此外, 达美还开始拓展美国至拉丁美洲的航线,推出全新的飞行制服,购置了波音777飞机。

1998年:达美和SwissCargo公司组建了首个国际货运联盟。达美成为首个所有飞机安装机内自动除颤器的航空公司。达美航空将国际航班的头等舱与商务舱进行整合,引进了名为“飞凡商务客舱”(BusinessElite®)的奢华座椅。

1999年:荣膺了当年《航空运输世界》(Air Transport World)杂志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奖。达美被《航空周与空间技术》(Aviation Week & Space Technology)杂志评为年度最佳管理航空公司。

md-11_olympics.jpg

成立了全球航空联盟,收购西北航空公司 

2000年:达美航空与墨西哥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和大韩航空公司联合成立了全球航空联盟——“天合联盟”。创下业内支线飞机的最大订单(500架)。达美还推出了全新的飞机涂装和颇具现代感的“小三角”徽标。delta.com网站启用,取代了SkyLinks网站。全年输送旅客1.2亿人次。

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领空关闭2天。达美6年内第一次宣布出现财务亏损。达美航空将奥运圣火从希腊雅典运至亚特兰大,用于2002年犹他州盐湖城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

2002年:达美航空也成为了在其中转枢纽盐湖城举行的2002年冬季奥运会的赞助商。先进技术也为乘客带来诸多便利,如自助值机柜台、先进的登机口信息系统以及delta.com在线登机服务。 达美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和捷克航空公司获得了跨大西洋航线运营和定价的反垄断豁免权。

2003年:达美设立独特的低成本子公司Song®。达美采用行业领先的全新乘客登机制度:重新设计的大厅、功能更丰富的自助值机终端、新推出的Delta Direct电话银行服务、大厅客服人员以及可引导旅客的全新标识和流程。达美与大陆航空公司和西北航空公司组建了最大的全国班号共享联盟。达美成为美国首个在登机口提供预先录音航班信息的航空公司。

2004年:杰拉尔德·格林斯坦(Gerald Grinstein)出任达美航空的第七任首席执行官。公司举办其客运服务75周年庆典,并重新使用其传统“小三角”徽标。用于行李、货物和邮件的自动装货指示系统提高了乘客服务和机坪运务的效率。;增加行李转运带上的触屏计算机数量,可实时显示航班和登机口信息;以及错开区域登机系统。西北航空公司和大陆航空公司成为天合联盟的正式成员。 

2005年:"Operation Clockwork" 是航空史上最大的单日航班排期调整。变动发生在亚特兰大和达拉斯-沃思堡国际机场。调整可使达美航空网络超过51%的航班提高按时出发率,减少机场拥堵,腾出更多飞机用于达美日益扩展的航线体系。9月14日,达美航空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重组。11月,达美发起了其历史上最大的为期一个月的收购,开通了新的七条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航线服务。

2006年:达美航空开辟124条全新直飞航线,向41个目的地提供服务,这是所有其他航空公司无法比拟的。达美航空还成为首家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评选为2006年职业行业领袖的航空公司。达美在J.D. Power客户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网络型航空公司整体客户服务水平第二名。《商务旅行》杂志的读者认为达美航空拥有“最佳常旅客计划”、“最佳航空公司网站”以及“最佳机场休息室”。 4月30日,Song品牌发出了最后一个航班。达美宣布计划将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改造成国际航空枢纽。达美首次推出飞往非洲南部的客运服务,航线从亚特兰大至约翰内斯堡,途经塞内加尔达喀尔。

2007年:理查德·安德森(Richard H. Anderson)出任达美航空的第八任首席执行官。达美打破了全美航空公司的恶意收购行动,并提前一年完成了重组计划,于4月30日走出破产保护阴霾,并于5月3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重新上市。全年准时绩效位于所有网络型航空公司前列。J.D. Power连续第二年将达美评为网络型航空公司中客户服务水平第二名。宣布与法国航空公司组建跨大西洋合资公司。美国与欧盟签订开放领空协议后,达美能够运营前往伦敦希思罗机场的业务,客运服务的起点包括亚特兰大和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

radetroit.jpg

 

2008年:达美航空收购西北航空公司,标志着全球最大航空公司的诞生。达美将约15%的公司新股分给了公司雇员。成为美国第一家宣布国内主线机队配备机上Wi-Fi的航空公司。达美拓展了和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班号共享和营销协议,增强了和西海岸乘客的联系。

2009年:达美举办其客运服务80周年庆典。宣布拓展与法航-荷航集团组建的跨大西洋合资公司的业务。成为美国唯一一家在六个大陆运营的航空公司,推出洛杉矶至澳大利亚悉尼的直飞航班。完成了“飞凡里程常客计划”和西北航空公司WorldPerks常旅客项目的合并,成为世界最大忠诚度计划,拥有超过7,400万会员。240个国内机场的西北航空品牌徽标替换成达美航空徽标。

2010年:达美宣布其十年内最大的产品升级计划,到2013年,投入超过20亿美元提高乘客体验,包括在所有宽体客机上安装全新的全平躺座椅和个人影音娱乐系统;增加Delta Connection支线飞机的头等舱数量;翻修并增加达美航空飞凡贵宾室;以及为国内干线航班增加更多头等舱座位。西北航空的机场与订票系统与达美的技术平台成功对接。获准开通飞往东京羽田国际机场的航线。宣布12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对肯尼迪国际机场进行翻新和设施扩建。

Delta and Atlanta: A 75-year partnership

更多详情请点击达美历史博物馆了解。